第七百二十六章 兵临黄冈(2 / 4)

明末大寨主 渤海郡公 2624 字 10个月前

然后板甲就会退出历史舞台了。

战争,永远是各种技术,尤其是军备技术最好的催化剂,对于大乾王朝如此,对于明王朝同样如此!

在明王朝历史上,佛郎机人第一次和明军交战,佛郎机人的火炮让明军吃足了苦头,但是一转身,明王朝就是开始大规模防止佛郎机火炮了。

如今大乾王朝崛起,并大规模使用火绳枪以及火炮,明王朝那边吃了众多苦头后,也是开始仿制并装备火绳枪以及火炮。

明王朝虽然已经走到了死亡的边缘,内地的地方卫所早已经是沦为渣渣,但是一个王朝的底蕴还在,尤其是崇祯皇帝的拼死挣扎,其实也是有一定的力度的。

所以这才能够在大乾崛起的背景下,派遣马士英以及其他明王朝的文武官员掌控了湖广、江西以及福建,同时还开始大规模仿制火器,试图建立起一直比伪乾贼军更多,更加强悍的火器部队来。

伪乾不过是窃占了弹丸之地,就已经是能够弄出来了这么多枪炮了,大明疆域万里,臣民千千万,没有道理不能造成比伪乾王朝更多的枪炮来。

而现在,明王朝打造出来的这些枪炮,已经是正式登上了湖广战场!

黄冈城,李继业板着脸,气呼呼的把手中是书信直接扔到地上!

“废物,都是一群废物,数万大军,从多面包围伪乾贼军,竟然都无法截断伪乾贼军的补给线,而且还损兵折将,甚至连荆门州都丢了,这些都是废墟,本官要参他们,狠狠的参他们!”

旁边的人看到李继业暴跳如雷,一个个都是低下了头,然后闭紧了嘴巴,生怕惹恼了李继业。

李继业,这人可不简单,乃是马士英的心腹爱将,当然了,李继业自然不是什么粗鲁不堪的武将,而是正儿八经的文官,而且还是翰林出身的文官,之前在督察院任职,乃是马士英的旧部,乾贼叛乱一来,为了剿匪,崇祯不断给马士英增加权柄。

如今的马士英,可谓是位高权重,基本上已经是达到了封疆大臣的顶峰的,但是要想顺利上任并掌控地方力量剿灭乾贼,自然是需要心腹的。

马士英来南方上任后,举荐了包括李继业在内的一大票心腹,李继业就是被他举荐为湖广巡抚,主要是负责湖广北部地区的军务。

嗯,湖广虽大,但是军务可不是李继业一个人负责,掌握全局的自然是马士英这个督师,湖广北部地区的战事,则是由湖广巡抚李继业负责,而其他区域的战事,则是由马士英麾下的另外一名大将负责,而是在刘云龙面前屡屡吃了大亏的湖广指挥使蔡文跃。

有意思的是,蔡文跃在刘云龙手里吃了败仗后,非但没有贬职,反而是因为‘重创乾贼,斩首上万’而升官发财,如今已经是挂上了总兵的头衔,而这个头衔,基本上也是武将所能够达到的最高层次了。

至于说巡抚,总督乃至督师,乃是文官的专利,和武将没啥关系!

除了这些旧部和亲信外,即便是被他从天牢里捞出来的罪臣武之文,如今都已经是重新带上了官帽子,一开始还是没有正式官职,只是跟在马士英身边参赞军务,但是马士英很快就以武之文参赞军务有功,举荐其为武昌府知府。

现在武之文已经是重新成为了府尊大人,但是武之文上任武昌知府后,心思自然不是在什么民政事务上,而是一心根据马士英的委托,在武昌筹建作坊打造枪炮,然后还要帮忙马士英招募士兵练军。

马士英在长沙、黄州府一点练成了两万督标后,依旧是深感兵力不足,尤其是地方卫所兵的战斗力羸弱,根本不堪一战,所以他是让武之文这个他手底下另外一个算得上知兵的文官在继续招募士兵练兵。

从马士英的这个部署其实也是可以看出,马士英也是察觉的出来,镇压伪乾的战争已经不可避免的将会长期化,而在这个长期化的剿贼战争里,几个月甚至几年甚至都没有办法分出胜负的,一两场战役的失败也是无法彻底的决定胜负。

所以他也是做着战争长期化的准备,而长期的战争里,那些地方卫所兵除了浪费他手中宝贵的钱粮外,半点用处都是没有。

要想剿灭乾贼,还得靠新招募的督标以及边军,另外孙传庭连的火枪军也算不错!

但是现在这些新招募,装备火器为主的军队还是太少了,不过两三万人而已,连人家伪乾贼军的真贼数量都不到,所以马士英现在是费劲了心思扩大督标的规模,不说练几十万的,但是只要也要练个十万左右,这样才能勉强够用啊!

武之文,就是被他派出去练兵的重要人员之一!

武之文乃是和乾贼最早交手的高级文官了,而且当年武之文也是擅长练兵的,在一群只知道之乎者也的文官里头,是属于难得的知兵文官,要不然的话,当初马士英也不会把武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