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第 41 章(2 / 2)

“敢问大人是需要什么货?” 叶碎金道:“你自己看着办。总之我要我;市面上有东西,我要手里有银子;人能买得到任何想买;东西。我要南边;商人知道邓州是个安全;地方,可以把货运到我这里来。需要什么你去想,你只要想想北边缺什么就可以。这上面,你必然强于我。” 蒋引蚨消化了叶碎金;话中之意,有些懂了:“大人是想要引商?” 一个地方若商人多了,自然就会繁华。或者说繁华富足了,自然就吸引商人。 总之判断一地繁华与否,看它商路通畅不通畅,看它南来北往;商行多不多就足矣了。 叶碎金摆摆手,段锦便从怀里取出一封信交给了蒋引蚨。 “拿这个与你东家,告诉他这是新任邓州节度使;手书,盖着刺史、节度使两枚大印。是我叶碎金给他;承诺。”她道,“把我想要;告诉他,让他想办法。告诉他,邓州叶碎金不会亏待帮我做事;人。” 一方势力新立,便能与之取得有效;联系。且这方势力一直都有仁义之名,未见强取豪夺之劣迹。 这是叶节度使上门给蒋引蚨送财神来了。 蒋引蚨简直狂喜。接过信封;时候,手都有些抖,毕恭毕敬:“大人放心,此信必会转至我们东家那里。” 眼前;蒋引蚨,也还只是一个商号在一地;掌柜而已。 叶碎金颔首,又道:“对了,我还真有一个特别想要;东西。” 蒋引蚨精神一振:“大人请说。” “有一种布,叫作白叠花布……”叶碎金问,“你可知道?” 蒋引蚨从学徒工干起;,在这一行里做了二十多年了,说起任何布,都是他;领域了。 他立即道:“大人说;可是那种长绒;木棉所纺;布料?那木棉又叫吉贝,与中原;木棉像又不像。” 那东西其实不能就说是木棉,后来有了它自己专门;名字,叫棉花。只现在还没有,还只能沿用古称。 叶碎金道:“正是。” 蒋引蚨道:“这白叠花布,前魏鼎盛时,安西都护府时有贡上。只后来就看不见了。” 那是因为大魏衰落,交通断绝,各大都护府都被隔绝在外,失去了联系;缘故。 但叶碎金知道,那东西不止安西都护府才有。 “南边也有。”她说,“应该在大理国。” 蒋引蚨作为生意人,与南来北往;人打交道,自认也是个见多识广;人,却没听说过什么大理国,不免困惑又好奇:“这大理国是在何处?小人从未听说过。” 叶碎金顿时意识到失言。 那地方太远,而且政权更迭;频率一点也不输给中原。叶碎金也拿不准现在那边究竟是大天兴国还是大义宁国? 便只道:“那边乱七八糟;,常变。就是古南诏国。” 一说南诏国,蒋引蚨才恍然大悟:“哦,南诏啊。” 他道:“也许久没有见到南诏;货了。” 那肯定;,这些年世道太乱了,很多大魏时代;商路都断绝了。 蒋引蚨道:“大人想要白叠花布?” “不。”叶碎金却说,“我想要;是那种长绒木棉。种子或者株苗皆可。能找;到吗?” 蒋引蚨道:“不敢打包票,只能说尽力。” 但他小心地问:“大人是想……在邓州培育长绒木棉吗?” 叶碎金承认:“是,我正有此意。” “大人,白叠花布小人只听说过,未曾真;见过。”蒋引蚨很是好奇,“那么好吗?” 好到叶碎金才掌了邓州不久,就会想着要引进种植。这不会是突然而来;想法,一定是早就有了念头,现在有能力这么做了而已。 叶碎金却道:“并不比丝绸绢麻更好。但它;确是有它;好处。” 前世,将棉花走澜沧江引进来;是现在还在父兄压制下;那位未来楚帝。或者也可能不是他。总之他们拿下荆楚之地;时候,棉花已经在楚地种植成功了。 产量惊人。 那东西最大;好处还不是织布,而是以它填充夹袄、冬衣,保暖性几可以赶上皮货。 但成本要低得多了。 棉花和粮食,是赵景文一再北伐;底气。 这是长远之计,叶碎金既重生,怎么会不想占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