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5 章(2 / 2)

重生在夫君登基前 袖侧 1245 字 10个月前

放出消息,七月份在京城举行。

如今叶碎金的领地,最南端是荆州,抵着楚国。四个月的时间足够将消息传至各州各县各乡。再给众人上路来京城的时间。

简化版的科举分两场,直接就会试和殿试。

参试资格是童生以上。

短短几个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淀下来的书香世家,读书人的精华所在。

前世,赵景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千金买马骨,摆出一副千古明君的姿态。终于求得世家们高看他一眼,纷纷入世入仕。

那时候叶碎金甚至是高兴的。

因她和赵景文一起打天下,一起坐天下,在她眼里,这天下有她的一半,当然需要贤才来辅佐。

因她那时万万想不到,当这些读书人的精英在朝堂上站稳之后,便剑指金銮殿上和皇帝一同坐朝问政的皇后!

被剥夺权力的过程太痛苦,莺声燕语的宫闱太寂寥。

叶碎金从骨子里憎这些读书人。

如今叶碎金身为中原王,喜怒不形于色,常叫人觉得深不可测,又觉得她仿佛没了喜怒哀乐的情绪似的。

其实不是。

叶碎金的感情一直都极为纯粹。

她纯粹地爱着权力。

也纯粹地憎恨一切企图剥夺她权力的人和事。

“他们看不上我,正好。”

她不在乎,“多提拔些寒门,也不是不能用。”

但杨先生还是叹气。

因知识和教育一直以来都是被垄断的。十个寒门子比不得一个世家子。

闭门苦读十年,不如名师指点一日。冥思苦想不能理解的内容,答案就在世家世代传承的手札笔记中。

从眼界、思维上就比不上。

学得文武艺,卖与帝王家。

似杨先生这样的人,人生的终极梦想是位极人臣,辅佐明君,留名青史,配享太庙。

若能再谥一个“文”字,便顶到头了。

以杨先生现在的地位来看,未来跑不了一个国相之位。

杨先生也一直都有开阔的胸襟和更高的眼光。所以他现在看事情便已经是从朝堂的角度出发,自然希望读书人的精英阶层能出仕来辅佐叶碎金。

叶碎金道:“不必纠结于此,交与时间吧。”

时间才是验证一切的真理。

当时间证明她的统治稳固,世家精英们自然会倾巢而出,进入朝堂,占住大量的职位。

在他们面前,寒门子几无招架之力。

到那时候,于她,反而可能又是另一个战场。

想到前世被逼退,叶碎金咬牙笑着。

今生,咱们来看看。

这一次的科举考试还未放榜的时候,西线先传来了捷报。

太原府攻克后,段锦一路打下去,不仅收服了河东道北部,还趁着此时是夏季,直接打到了定难军李家的门口。

西线战场。中军大帐中,段锦盯着舆图。

“打。”他说。

段锦认为能打。

这不仅是一个领兵人的直觉,更该说是一个军事将领以其综合素质纵观全局所作出的判断。

段锦认为,定难军,可打。

主将做出了决策,帐中将领们却都看向里另外一人。

这个人,就是监军。

监军真的太讨厌了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