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0 章(2 / 2)

/br> 这个却是妻凭夫贵了。

宗室都卸了军职,担些闲职。

可以说是解甲归田了,从此以后,安享富贵。

王叔都还没什么,毕竟从一开始,叶碎金便有意地压制长辈们的权力。

但诸郎君征战沙场惯了,忽然闲下来,不免怅然失落。

闲下来自然也不能躺尸,还是要做些事情的。

最该做的便是生孩子,生儿子。

女人一年最多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此为新贵。

又有前晋遗臣,

亦为次相。

此是皇帝与旧势力的妥协。

叶碎金的计划中,

未来还会将财权从政事堂剥离,只现在新朝初立,暂还不能动,

但军事权必须从政事堂独立出来。

军事权从前归兵部,兵部在政事堂之下。

但大穆建国之后,叶碎金将叶家军大名鼎鼎的枢密八房升级为枢密院,主军事决策、兵符、禁军。

枢密院与政事堂并立,分掌军、政,合称二府。

大穆初步形成了军政两权分立的体制。

六部官员一半都是从晋帝手中继承而来的。旧势力盘根错节,扎得极深。

枢密院的建立,侵夺了兵部的职权。

枢密院最高长官为枢密使,皇帝亲自兼任枢密使,知枢密院事。

一如往昔,将军权牢牢掌控在自己手里。

众人都看出来了,这位皇帝,对军权有一种近乎偏执的掌控欲。

这必然是因为内心里有什么执念或心病。

众人思来想去,只能归结为:因为她是女子。

或因女子掌权更为困难,所以更为看重军权。

除此之外,的确也做不出别的解释了。

同时,枢密八房中,又有度支房合并进了户部,吏房合并进了吏部。

将军队的粮草、后勤权力分给了户部,将武官的铨选、任命权力归还了吏部。

但新贵们借此侵入并排挤了户部、吏部的旧势力。使吏部、户部许多官员发生了官与职的分离,空有官名而无实职,手里没有了实权。

几家欢喜几家愁。

名利场里谁能清高。这段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个任命他们就忍不了了。

十二郡主叶宝瑜,进入了御史台任侍御史,仅在御史中丞之下,虽也只不过是六品,可却是御史台的副长官。

这一下引起了轩然大波。

因亲王郡王们也才不过挂些闲职罢了,怎地一个郡主,反入了御史台为副贰?

御史台虽没有权力,却有权利,纠察官邪,肃正纲纪,大事则廷辨,小事则奏弹。

且叶碎金胸襟十分宽广,允许御史们可以风闻奏事。【注

御史的能力和影响,更被加强和扩大了。

旁人不能攻击蒋娘子是女子,却在叶宝瑜这里找到切入的角度。

立时便有人在廷上质问,亲王尚且赋闲,郡主亦是宗室,何故重用?

皇帝眼皮一撩:“她出嫁了。”

是的,十二郡主叶宝瑜她已经出嫁了。

她不是公主,没有那么高的规格,没有自己的公主府。她出嫁,就和世间门女子一般要从夫居。

所以,按照男人们制定的规则,叶宝瑜郡主虽然也是宗室,但她是唐家妇。

她是唐家的人,她虽娘家姓叶,但她是唐叶氏没错了。

皇帝是女人,唐家的一个女人出仕,有何不可?

这真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了。

用男人们制定的规则,去反攻男人们的攻讦。

质疑叶宝瑜入主御史台的人生生地被噎住了。

虽然,但是,好吧。

但叶宝瑜年纪轻轻,又无言官资历,凭什么做副台长?

皇帝觉得这个问题很蠢。

她用看白痴的眼神看着这些人:“她是从一品郡主,身份比卿都高。”

皇帝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